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明月幾時有》平實的日常才無常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過往看的電影如果提及戰爭,多半是大場面片,充滿爆破、軍隊,悲壯、慘烈似乎必備的場景語言;然而在香港導演許鞍華的作品《明月幾時有》裡,不遵循這種好萊塢大片的劇情SOP,故事背景拉到1941~1945年的香港,抗日時期的東江游擊隊的省港大營救事件:



「在6個月的時間裡,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總共營救出了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胡繩、戈寶權、廖沫沙、張友漁、千家駒、於伶、丁聰等各界知名人士共800多人,此外還有國民革命軍第七戰區司令余漢謀的夫人上官賢德,陳汝棠等國民黨的官員和眷屬10餘人和一大批的國際友人,以及接應了2000多名要求赴中國內地參加抗日戰爭的香港青年。」

-維基百科《東江游擊隊》

如果單純從東江游擊隊的角度來陳述故事,也許抗日情緒更為澎湃激昂,但是電影中由營救文人事件開啟,自然就會帶進文學性色彩,如方蘭在茅盾先生面前朗誦的那首《黃昏》:

「風帶著夕陽的宣言走了。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無數跳躍著的金眼睛攤平為暗綠的大面孔。遠處有悲壯的笳聲,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

不知道什麼地方去過一次的風,忽然又回來了;這回是打著鼓似的:勃侖侖,崩隆隆!不,不單是風,有雷!風挾著雷聲!海又動蕩,波浪跳起來,轟!轟!在夜的海上,大風雨來了!」

以一首詩來開啟一場戰火下的故事,以一名女老師的視角帶出顛沛流離世代的無奈,個人喜歡這樣子不過份激昂、不拋頭顱灑熱血似地情緒渲染。正因為方蘭(周迅飾)的角色背景是如此平凡無奇,才更加映襯出她加入游擊隊的情感衝突。



然而在情節鋪排上,我原本預期的是可以看到更多方蘭和劉黑仔(彭于晏飾)的互動,然而除了一開始邀請方蘭加入游擊隊,以及接近後段的幾場劇情以外,其實兩人更像是獨立的情節軸線,且平心而論,彭于晏在這部電影中並沒有亮點,除了預告片中那一句:「我就沒想過活著出來。」以及「理髮的把剃刀丟了、炒菜的鍋鏟給砸了。」似乎我就想不起他其他的記憶點。若以畫面場景而言,那大概就是在最後他與方蘭道別最有共鳴,特別偏愛最後那一幕,一望無際的悠悠江湖,轉眼已是高樓林立的港都。



至於另外一位李錦榮(霍建華飾),更是除了在開頭和近結尾處和方蘭有所接觸以外,其餘時間都是「獨立作業」,主要任務是在日軍底下從事臥底身分,交換情報資訊給游擊隊員,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大概就是「七步成詩」,明明上一秒還在討論蘇東坡的詞,下一秒卻討論了他的命運。同樣地,這個角色的結局也處理得留有韻味,在動盪的時代,活著其實也不一定是最美好的結果。那一聲槍響結束了一條命,卻開啟了不久將來、新的時代篇章。



最值得一提的,當然非飾演方蘭母親的馮芝(葉德嫻飾)莫屬,不僅為這部電影添加了許多幽默的元素,還扮演了很重要的轉捩點,她是如你我一般的小人物,她也是個不想惹事、只想要女兒乖乖待在家就好的媽媽,一開始她小氣自私,最後她卻是最勇敢又灑脫的那個人。真實歷史上,1944318日,60歲的馮芝在執行任務時被日軍憲兵逮捕。當時游擊隊員們也準備武力強行營救,但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方蘭強忍悲痛制止了營救母親的行動,馮芝最後也被日軍殺害。

那些過往不曾遺忘,只是再不用被提起了。



本片另一個驚喜,就落在飾演當初在游擊隊中還是一名小孩的斌仔:梁家輝。過去與此刻交織,曾經游擊隊中的小毛頭,一晃眼也是白髮蒼蒼的計程車老頭了,鏡頭一開始由他侃侃而談回憶中的方姑,以及那段沾滿塵埃與砲火的日子。


其實哪有什麼事,真正過去了呢?它們都不過是隨著時間的遞嬗,不得不淹沒在我們回憶的浪潮裡罷了。就像斌仔,縱然經歷過再不平凡的歷程,為了生活,就也只能繼續開著計程車掙錢,沒別的選擇。每個人的過往都是一段故事,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段心事;導演運用獨有的婉約情懷和輕淺的色調場景,把血淋淋戰爭刻劃得如此平實動人,是我喜歡的套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王牌冤家》終於結束的起點:關於釋然

“Blessed are the forgetful, for they get the better even of their blunders.” 本片已列為個人最鍾愛的前幾名電影,數年前第一次看的時候,還無法意會其中的意境,看第二次時,無法理解「明明知道結果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