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那天以後》反正愛過,誰也不欠



第一次看韓國名導洪常秀的電影,之前一直耳聞他被譽為亞洲版的伍迪艾倫,這次衝著導演加上領銜主演的金珉禧之間話題十足的感情糾葛,本部片尚未上映就有許多新聞熱點。電影場景、角色都十分單純,一男三女的愛情糾葛,劇本稍微修改一下也許就會變成三立台的八點檔戲劇。不過幸好,也許因為故事是建構在導演自身經驗之下,雖然夠渣,但秉著出色的對白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仍是部很耐人尋味的作品。

男主角奉完的人物設定是個文采翩翩的人,甚至在文壇界還有小有名氣,許多人皆會拜讀其作品,甚至還得到某座文學獎,本身是一間小出版社的社長,只有他和一名員工的公司。而故事就從天未亮就出門的社長開始說起,他的出版社來了一名新員工,正是由金珉禧飾演的女員工:美麗。從一杯咖啡的時間聊起,聊到美麗的身家背景、她的兄弟姊妹、諸如此類云云,起初看似平淡的對話,卻在片尾時變成情緒張力極大的對話場景。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藍色大門》還有多少回憶,藏著多少祕密



第一次看《藍色大門》,大概是國中升高中的時候吧。那時,世界離我還很遙遠,尚未想過十七歲的日子,原來就如電影中的元素一樣簡單:操場、書桌、教室、腳踏車;體育課、單字、考卷、升旗典禮。人生過了十幾二十年,那時候的記憶卻總是鮮明如昨日,像被夏日陽光曬得炙熱發燙後,就永遠不會失溫。

距離2001已經走過十幾年的歲月,十七八歲的青春也早已澱積成無法更動的基石,時隔多年,重看一遍才終於明白那句:「總會留下什麼的。留下了什麼,我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吧。」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紅衣小女孩2》那些放不下的,終成魔


現在的電影觀看者,對於鬼片的評價已不只是期待有驚悚可怕的畫面和音效,更講求整部片的邏輯合理性,甚至情感描繪是否到位,而《紅衣小女孩2》就充分地掌握到觀眾的胃口。與其說延續上一部將結未結的故事尾聲,倒不如說第二部續作更有從嶄新的視角開展敘事的特點;特別是對於整部電影的劇情轉折表現,網路評價普遍也讚譽有加。不同於第一集主軸放在紅衣小女孩如何牽引人上山、以及交代一些規則,例如失蹤的人會被叫名字、會看見心裡對於過往陰影的幻象等,第二集則是新加入一個社工師年輕媽媽的角色,解開紅衣小女孩的身世之謎。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模犯生》命運和機會,你選哪張牌?


本片題材由小作大,從每個人求學過程中都會遇到的考試場景為場景設定,再加上「作弊」這件許多人想過、卻不一定敢做的事為引子,透過這層包裝,無形之中帶入了社會階級的不可逆轉性以及人性的貪婪真相。想起童年時大家都玩過一種紙上遊戲:大富翁,裏頭遇到抽卡機會時,會有命運牌和機會牌讓你二選一,命運牌意味著理當接受牌卡上所給予的安排,可能是極好也可能是極壞;機會牌則有較多的時候是將選擇攤在你面前,由你自行決定是否+1。電影裡的兩大聰明模範生,就有那麼一點命運和機會的影子,如果是你,會是其中的哪一位呢?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明月幾時有》平實的日常才無常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過往看的電影如果提及戰爭,多半是大場面片,充滿爆破、軍隊,悲壯、慘烈似乎必備的場景語言;然而在香港導演許鞍華的作品《明月幾時有》裡,不遵循這種好萊塢大片的劇情SOP,故事背景拉到1941~1945年的香港,抗日時期的東江游擊隊的省港大營救事件: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2:22》徒有吸引力,卻不夠有說服力



有鑑於近日西班牙推理片《佈局》票房口碑小片立大功,也讓甫上映的《222》電影也跟著被冠上「燒腦」片的片單之一。

本片以主旨題材來說,劇本的確有其別出心裁的地方,我們每天起床、按掉鬧鐘、刷牙洗臉,開始新的一天,但這樣的一天,是否只不過是許多零碎重複的片段所組合而成的呢?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佈局》懂得說謊,才能看透真相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其實一直以來都很期待觀賞歐語系電影,總覺得在受到好萊塢、美式劇情片的長久麻痺之後,歐語系電影總是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觀影體驗。例如前幾年的《花神咖啡館》、《寂寞拍賣師》,甚至再久一點的《里斯本夜車》、《悄悄告訴她》,都是我心目中前幾名的愛片,不同於我所熟悉的敘事方式,更令人回味再三。《佈局》自上映後口碑好評不斷,讓不曾看過西班牙導演奧瑞歐保羅過去作品的我,也在觀賞前就已充滿不小期待。

加上已先耳聞這部片不到最後一秒謎底都是未知數,因此我特別全神貫注,試圖從對話或是細節處嗅出些微線索。然而,直到最後,仍舊忍不住為這結局暗暗驚呼,安排得極為巧妙!
在遇到看似走投無路的情況之時,人每個憑著當下直覺所做出的選擇,往往超出自己的想像,如果不是因為心血來潮決定繞道、如果不是出現一隻鹿、就不會有這場車禍意外,就不會有接二連三的選擇題,以及最後的結果,蝴蝶效應般,每一個當下的決定都會影響你一生,你相信這樣的論點嗎?
------------以下涉及劇情討論,建議觀影後再閱讀----------



蘿拉(Barbara Lennie 飾演)和阿德里安.多利安(Mario Casas 飾演)是整場事件的主要人物,阿德里安隱瞞妻小,藉口在巴黎出差,實則和小三談情說愛,開車時滿口仁義道德、心虛不安,實則殺個人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故事設定發生在杳無人煙的鄉間道路,所以有野生動物突然闖入,在國外是不意外的一件事,而許多電影的車禍意外,十之八九都是發生在邊駕駛邊談話的過程中(最近一例便是國片《目擊者》),失控轉到對向車道與來車相撞,BUT,出事的往往都不是有錯的那一方,在這部片同樣死者也是無辜被撞的少年。

劇情延伸至此出現了分歧點,詳細內容相信就不用在此詳加贅述,大致上可以將所謂當事者陳述的「事發經過」分為:阿德里安、蘿拉誰是主謀者為第一個推理疑點,以及在偏遠飯店的密閉房間中,兇手如何殺害蘿拉以及如何進出為第二個疑點(密室逃脫令人聯想到柯南)。而所有劇情的鋪陳與疑點的釐清,都建立在吉尼亞.古德曼(Ana Wagener 飾演)律師和阿德里安在房間的質問對談之中。


套句柯南的名言:「真相,只有一個。」但是在整段緊湊又密集的對話中,觀眾聽到、看到的似乎卻不只一個真相。導演運用分鏡和剪接的效果,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和推理方向,大腦稍微簡單一點如我,幾乎就是被女律師和阿德里安的話牽著鼻子走。不過,以事後諸葛的角度來分析的話,其實女律師問話方式急促又咄咄逼人,憑藉著阿德里安謹慎又防衛心重的個性,怎可能察覺不出有異?後來的來龍去脈,作為觀眾的我們都知道了,這名「古德曼律師」之所以能夠在第一時間就清楚指出他故事中的謬誤與紕漏,是因為在這之前,「她」早已從蘿拉的口中得知一切的真相。

腦中有了真正的地圖,再怎麼兜圈,妳都不會迷路。

裝扮成古德曼律師的媽媽,透過巧妙的化妝和戲劇底子成功偽裝成知名律師,與凶手面對面,讓兇手對著自己坦白一切犯案細節與過程,是本片最出乎意料的橋段。部分原因猜想,也或許是由於阿德里安對眼前的陌生人已經有了先入為主印象:「律師、自己人、專業」等,所以當「古德曼律師」不斷指出阿德里安前幾版故事中的破綻時,男主角不疑有他,只當作是一位名律師所應當具備的觀察敏銳度和清晰邏輯所致,卻沒想到讓這主觀意識成為他露出馬腳的盲點。


蘿拉不忍看著年邁的夫妻痛失愛子,明知道兇手就在那,正義卻遲遲不得申張,最卑微的希望只是能尋回兒子的屍首,都辦不到。患有精神方面病症的蘿拉,無法承受這種心理負擔,加上看著阿德里安置身事外、事業鴻圖大展的樣子,不由得更讓人為受害者叫屈。於是她寧願鋌而走險,不能幫夫妻倆找回兒子,至少要討回一點公道。卻不知道與內心腐壞的魔鬼做交易,永遠只有輸這一個選項。

經典難題:密室謀殺案



至於第二個疑點,也就是本片英文名稱「Invisible Guests」(西文原名為:Contratiempo)消失的房客,實則有點像是混淆觀眾視聽的障眼法手段,讓觀眾一部分的心神都著重在分析「兇手是如何逃出生天?」或是「兇手是如何進到這一間密室?」

在古德曼律師與阿德里安辯證的過程中,提出了一套鉅細靡遺、看似毫無破綻的論述,將謀害者的矛頭指向湯瑪士(José Coronado 飾演):他找不到有力的證據指控阿德里安,卻又心懷不滿,於是只好靠自己痛下殺手,預先躲藏在飯店房間中,伺機而動。此外還聯合了在飯店工作的老婆,兩人合作無間,完成一項精心設計的密室殺人計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如此順理成章的說詞,在法庭上想必也不會露出絲毫破綻吧?

然而,結局一轉再轉,最終翻盤的結果才揭曉原來是阿德里安一手操控,一起單純的車禍意外事件,為了掩蓋無心之過,一步步演變成殺機重重的謀殺案。為了湮滅證據,他將計畫全部歸咎到死去的情人蘿拉身上,還拿了死者少年身上的皮夾,栽贓他竊取銀行款項潛逃失蹤。為了圓一個謊,而必須扯另一個更大的謊,最後雪球般越滾越大地成就了這場「佈局」。

而關於犯案經過,目前為止很多網路上大家會有的疑問包括:

Q1. 車禍道路上的血跡怎麼消失的?

目前網友推測傾向於腦補後來兩位事主有清洗現場

Q2. 為什麼死者的父母沒想過檢查手機指紋?

尚未看到合理答案,多半認為是電影的bug

Q3. 媽媽怎麼知道真的律師什麼時候會出現?

媽媽扮演的女律師與阿德里安的對話中,刻意切入許多特寫時間的鏡頭,一方面增加情節張力,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與正牌律師碰頭,時間的掌握就十分重要。最後電影有一幕帶到夫妻租的房間牆上充滿著他們跟監阿德里安一舉一動的照片和線索,其中也包含古德曼律師,推測事先掌握了兩人的預約時間,所以才能事先提早到達。

Q4. 男律師和假扮的女律師談話,都沒發現事有蹊蹺?

在男律師下飛機和假律師第一次通電話的時候,媽媽扮演的女律師對話還算沉著冷靜,簡短的對話還聽不出端倪。但保險起見,鏡頭也有拍到媽媽在通話完後將阿德里安的手機關機,才能確保律師不會打來破壞計畫。此外還利用檢方已經「找到證人」,這樣有利的藉口,影響男主角的思緒,讓他在情急之下更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無暇思考更容易說出真相。

Q5. 男主角口袋的筆為什麼突然溢出墨水?

當男律師打市話給男主角時,媽媽知道事情快要露餡了,於是才說休息十分鐘。而也正與此同時,男主角透過手機與男律師通話時,才察覺電磁波干擾,跟口袋中的筆有關。墨水溢出,個人推測只是加速帶出筆是錄音筆(連接到老公那房間的設備)。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說謊,對別人、也對自己說謊。 

除去推理劇情部分不談,劇情本身感性成分也不少,還安排了死者的爸爸在路上遇見驚魂未定的蘿拉,好心帶她回家修車,卻沒想到她就是肇事者之一這樣的橋段。殺人兇手走進受害者家,或者受害者自投羅網走進兇手巢穴(例如《獵人遊戲》)的劇情或許有點八股、又像是八點檔,但卻加深了電影的情緒張力以及觀眾對老夫妻的感情投射。尤其是後半段,當聽到死者少年其實還活著,阿德里安非但沒有將他救出來,反而一手將他推入水中;讓偽裝成律師的媽媽忍不住情緒一度失控,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做出「你根本就是殺人兇手」這樣的指控。再者,死者爸爸在車上和蘿拉的對話,提到夫妻兩人在劇團認識,媽媽特別認真學習,這段也為接下來的結局埋了一大伏筆,夠細心的觀眾其實就不難察覺(但我卻完全沒想到這層關聯orz)。



爸爸說謊偽裝成記者、媽媽說謊偽裝成律師,兩人裝扮成了不是自己的自己,只為了去戳破另一個完美的假象、找出事情的真相。阿德里安說謊是為了掩蓋曾經犯過的錯(對家人說謊而跟蘿拉在一起,為了自己未來的道路不染塵埃,一次又一次隱瞞真相)這部電影裡每個人都說了謊,不只是傷害了別人,更傷害了自己。

在這社會上,想要追求真相的人這麼多,懂得說謊的人卻更多。如果不懂得說謊,我們真能找尋得到每一件事情的答案嗎?真與假、黑與白,從來就沒有明確的界線,或許有人詬病夫妻二人是利用說謊詐欺的方式取得口供,罪證可能無法成立,但難道隨之而來的這份真相,就不值得受到正視嗎?就算無法因此定下誰的罪,上位者、既得利益者們一手遮天、掩蓋真相的手段,本身就構成是一種罪行了,更不用提在這手段之下所掩藏的腐敗人性了吧。


「痛苦,是救贖必經之路」

媽媽在和阿德里安的訊問中對他說了這句話,試圖突破阿德里安的心防,不論流淚的阿德里安是真心還是演戲,至少她取得了阿德里安的信任,從而抽絲剝繭地從說辭中梳理出答案,儘管它是如此令人心碎的答案。不過話說回來,這位演員媽媽實在有點太神,在經歷喪子之痛以及臥病在床的打擊之後,還能重振精神,兩夫妻沙盤推演一齣精心設計和兇手的對質戲碼,單槍匹馬上陣,全身而退,這樣的受害者家屬,想必也是萬中選一的不幸中的大幸啊…。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愛在回家時》有什麼,是你錯過就不再?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職場和家庭的主題,是每個人生活中幾乎都會遇到的兩難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一旦有了家庭責任,勢必就會影響到工作上的表現,不一定全然是負面的影響,有時候家庭反而成為職場上的助力。不過在這部電影裡,所要探討的就是一名男性過度投入工作之餘,若站在家庭的角度來觀看,是否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私人採購》多重媒介之下的自我對話




在看這部片的這段期間,自己的生活剛好也遭遇到了跟電影中相似的情節,加上本部片本身就帶有一點懸疑和抽象色彩,更是令我驚歎這之間的巧合。前陣子才因為胸悶、心悸的問題送急診,醫院進進出出,做了一堆檢查,而電影中,女主角和她死去的哥哥兩人是雙胞胎,與我相同歲數的27歲,兩人都有心臟相關病症,而且都帶有些許能與另一個世界溝通的靈異體質,在在都與我不謀而合。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影】異星入境 :Life is a circle.




Life is a circle.

讓我們假設生命的發展,不是一條往前無限延伸的線,而是一個圓。
沒有被稱作起點或是終點的兩端,而是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圓圈上同時發生著,
組合成這個圓圈的每個點,都可以看作是不同的時空,
每個時空都獨立存在著,每一個點上所發生的事情也都同時進行著,沒有誰先誰後。

沒有什麼真正留在了過去,也沒有什麼叫做即將到來,
在人類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這一切早已結束。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影】52Hz-I love you:愛情的荒謬




愛情的顏色,是紅是白,是鮮豔的玫瑰還是純淨的百合?
愛情的模樣,該是犧牲奉獻,還是委屈求全?

都說柯南兇手是鼻屎般的動機、汪洋般的殺意,
愛情也是吧,毫無緣由的憑感覺開始,也荒謬地憑感覺結束。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影】拆彈少年:每一秒,都可能是結局




生命最難捱的,其實不是面對死亡的絕望恐懼,
而是終於明白,我們生存的地方原來才是地獄。

如欲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影】海邊的曼徹斯特 - 日子過了,會好嗎?



如果你生命中曾面對一份巨大的失去,
如果你生命中曾痛失所愛,
如果你對於過往某些試圖彌補的遺憾無法忘懷,
在這部電影裡,或許你也能找到共鳴。


不流淚不代表不難過,不說也不代表不記得。


《王牌冤家》終於結束的起點:關於釋然

“Blessed are the forgetful, for they get the better even of their blunders.” 本片已列為個人最鍾愛的前幾名電影,數年前第一次看的時候,還無法意會其中的意境,看第二次時,無法理解「明明知道結果卻...